一封“迷倒”一批大学生的手写信,原来是他写的!

原标题:一封“迷倒”一批大学生的手写信,原来是他写的!

这两天

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

一位保安叔叔

和他的手写信火了

甚至有大学生

为了叔叔多去几次图书馆

究竟怎么回事?

爱笑的叔叔找到了

社交平台上

一位网友发帖称

华师有一位爱打招呼的保安叔叔

特别阳光,字还写得很漂亮

让人“望尘莫及”

评论区里

不少华师师生

写下了对这位保安的印象

这位保安叫刘国连

从河北承德来到广州

目前在华南师范大学从事保安工作

他表示

华师学子勤勉的学风、阳光的面貌

感染了自己

他希望能以自己的爱心

回报每一位同学

鼓励大家好好学习和工作

练得一手好字

在这次走红的手写信里

刘国连写道

“在你们身边打工

心情非常愉悦

感到了国家未来可期”

信中

他颇有风骨的字迹

也引发了热议

刘国连表示

自己在生活里

喜欢通过练字来修身养性

这一次

为了更好地表达感谢

他在写完信后

特意请教了会书法的同事

希望通过字迹

给师生展现最好的精神面貌

与同学们双向奔赴

事实上

刘国连在图书馆上班的第一天

就收到了一位学生的表扬信

这位同学因为他热情的招呼

而倍感温暖

便在信中表达了自己的感谢

工作中

刘国连也时常收获着同学们的关心

有时到了吃饭时间

学生会主动塞给他零食

一位同学在生日时

特意来到图书馆与他分享蛋糕

令他感动不已

得知自己走红

刘国连感谢大家的认可

他说

自己每天上班都很感动

会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

也希望大家好好学习

青春莫虚度

国民综合阅读率稳步上升

4月23日,第二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最新出炉,调查显示,2023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81.9%,较2022年的81.8%提升了0.1个百分点。

报告中发现,数字化阅读深入成年国民生活,听书和视频讲书受到越来越多成年国民喜爱。202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3.40本,高于2022年的3.33本。有12.3%的人年均阅读10本及以上纸质图书,还有9.9%的人年均阅读10本及以上电子书。

此外,2023年,我国成年国民对全民阅读品牌活动的知晓率达74.1%,较2022年的73.7%增长了0.4个百分点。而参与度达67.5%,较2022年的66.7%增长了0.8个百分点。

我们究竟为什么要阅读?

当我们读书时

我们到底读的是什么?

听听这几位劳动者的感悟

你或许就有了答案

打工作家范雨素

因《我是范雨素》一书走红的北京家政工范雨素,如今依旧在坚持读书和写作。

小时候,童年贫瘠的范雨素把读书当作食粮。六七岁时,她开始看小说。八岁时,她看懂了一本竖版繁体字的《西游记》,虽然没有告诉任何人,但她为自己骄傲。“看完《西游记》后,我人生的词典里多了两个词,一个是自信,一个是想象力。”

长大后,范雨素觉得是自己读过的小说帮她熬过了生活的苦:“许多小说的主人公都吃了很多苦,让我觉得生活就是这样的。”

范雨素说:

“我一看书仿佛就进入了另一个平行宇宙,大量的阅读也让我正确认识了人间,觉得人间就是这样的,不管遇到什么挫折,我都觉得没什么大不了。”

追梦环卫工黄新生

爱读爱写的湖南长沙环卫工黄新生,每月都会前往湖南图书馆借书,这是她雷打不动的习惯。尽管生活拮据,但她对购买书籍却毫不吝啬,家中堆满了她心爱的书籍。

她最大的梦想就是走进大学校园,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从2020年开始,黄新生开始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此前,她已通过了3科的考试。她的生活里不止有忙碌,还有一直追求着的“诗和远方”。

黄新生说:

“书是我最好的朋友,给我带来了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动力,支持我抵抗逆境、驱散阴霾,帮助我在困厄中找寻希望,于书香中觅得慰藉。”

外卖诗人王计兵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期间,上海街头饿了么骑手的餐箱变成了流动诗展,贴满来自55岁外卖诗人王计兵的最新诗集作品。

最近,他的第三本诗集《低处飞行》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在这本诗集中,他先后采访了140多位骑手,以骑手的真实故事经历为灵感,创作成了一本属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诗集。

王计兵说:

“阅读让我最迷茫的时候,看见了前方的道路,是我内心的一盏灯。读书写字会改变一个人的心性,会让人变得越来越从容,越来越踏实,越来越有对世界独立的判断能力,也对文字越来越有敬畏之心。”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打工新鲜事儿)、广东共青团、晚安华师、中国青年报、九派新闻、云南网、央视新闻、工人日报、新闻晨报等

编校:马晨琦、张迎军

编审:郑莉、曲欣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