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开个玩笑也可能违法?”

玩笑背后的

法律"紧箍咒"

生活中有些玩笑无伤大雅

但是开玩笑要适度

别让玩笑“脱缰”

逾越法律红线

否则后果很严重哦

“虚假”玩笑不能开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第二款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肖像玩笑不能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九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肖像作品权利人不得以发表、复制、发行、出租、展览等方式使用或者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

抢劫玩笑不能开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 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报假警玩笑不能开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 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适度玩笑有益于增进朋友之间的感情

但是过度玩笑

可能就会触犯法律法规

在此

温馨提醒大家

玩归玩 闹归闹

别拿法律开玩笑

来源:审管办(研究室)

编辑:黎佩蕾

一审:李静雯

二审:殷家

三审:韩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0)
大家都在看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0条评论
登录并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