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6日 旅游频道最新文章 旅游频道最新文章

我在漳州城“人生海海”

假如你们中的某位也突然一脚踏空,哐当一声,不偏不倚,正好落在民国时期的漳州城,是该好好珍惜这难得的“穿越”机遇!

呵呵,没有Wi-Fi,没有移动支付,更没有外卖小哥。但——

民国的漳州城有的是风情绰约的旗袍女子、风度翩翩的长衫绅士,还有“九街十三巷”车水马龙的繁华:一间连着一间的店铺,土洋杂陈,门口飘扬着各式各样的幌子……

走在石板路上,那“以河为城、以桥为门”的设计,简直是自然与人文的完美CP。街区的一砖一瓦,历经岁月的洗礼仍遗有唐宋的风韵。这样的“古早味”让人感叹——穿越的感觉还不错!

历经岁月洗礼,古城仍然保留唐宋风韵和生活烟火气 饶超毅 摄

当然,民国时期的漳州,虽不乏“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时段,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恩怨”——你可得悠着点,尽量别惹出什么祸端,那时候可没有“漳州110”来救场。

这篇指南也谈不上什么“宝典”,但肯定能帮你穿越得更顺畅:至少能让你少走点弯路,少挨点饿。咱讲的时候尽量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细节,包你一听就懂、一学就会。

01

筹钱篇

要是你穿越时,钱包没跟着过来,或是跟来了也用不上,那可就悲催了。不过先别急着哭穷,咱们得先认清现实,既然兜里一个子儿也没有,就得找点来钱快的路子。

民国时期的漳州城可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咱这就来唠唠在这人生地不熟、钱包还空空的穿越之旅中,如何解决没钱这个难题。

有钱了,不仅有饭吃、有地方住,说不定还能混得出人头地!

泰来饷当:当铺可“救急”

亲,要是你身上有点值钱的东西,比如手表、金链子,可别藏着掖着,赶紧去泰来饷当!

这可是民国时期漳州最有名的当铺,就在南市街(今香港路82号)。

老板姓黄,是个精明人。不过,他做生意讲究信誉,只要你东西值钱,他肯定能给个好价钱。想象一下,拿着自己的宝贝,走进当铺,跟伙计讨价还价,是不是感觉像演电视剧似的?

香港路 杨晖摄

要是碰到老板心情好,说不定还能多给点钱呢!

不过,咱也得提醒你,当铺可不是白给钱的地方,到期不赎,东西可就没了。所以,要是你当了东西,记得抓紧时间赚钱赎回来!要是啥都没有,那也没关系,咱可以跟黄老板套套近乎,说不定人家心一软,就给你找个活儿干干呢。

1928年漳州城里的小轿车 南风 供图

可惜那时候,政局跟坐过山车似的,这家有头有脸的当铺最后也没法安心做生意,只能宣布止当招讨,把所有抵押品都拍卖了,关门大吉。

这也算是清末民国时期漳州金融业的一个小缩影了。如果你来的时候吃了闭门羹,那就得想想别的办法咯。

万圆钱庄:借钱也能“翻身”

要是当铺这条路走不通,别怕,咱还有别的路子。

咱再去府口街(今台湾路)看看万圆钱庄!这可是民国时期漳州最讲诚信的钱庄,货币兑换、放贷啥的都不在话下。

钱庄门口原来有个直径约50厘米,带着宋徽宗瘦金体的“大观通宝”招牌,可气派了。老板是个厚道人,讲究“以诚发家,以信立身”。你要是捡到了几张不认得的纸钞,可以拿来这儿换换。

万圆钱庄旧址 沈昊鹏摄

漳州在当时是通往粤东和闽西南的重要城市,经贸一度繁荣得很,商贾们就跟赶集似地往这儿跑。陈炯明主政漳州时还对城区一顿改造建设,府口街(今台湾路)这一带更是商户、钱庄、银楼扎堆

万圆钱庄旧址位于繁华的台湾路上 沈昊鹏摄

漳州市面上,中国银圆、海外洋银、纸钞还有钱银庄票都在流通,各家钱庄为了方便市场交易,都经营着放贷、银圆兑换铜钱的业务。要是你实在没钱,但又急需用钱,可以去试试找钱庄借点。

不过,借钱可不是白借的,利息可不低。咱也得提醒你:钱庄非银行,借钱须谨慎。

中国工商银行:找份差事糊口

要是你实在没钱,又借不到,那咱就找份差事糊口。去马坪街(今延安南路)的中国工商银行碰碰运气。瞧见了吧,中国工商银行这幢建筑多气派!

延安南路(旧称马坪街)街景,左侧建筑为中国工商银行旧址 沈昊鹏摄

民国时期,这里先后有好几家银行,像民有银行、中国农民银行,后来还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漳州支行。

咱虽然不能去抢银行(那可是犯法的,古今通用),但可以学学那些大佬们,找找商机嘛。比如,你要是对历史文物啥的有点研究,就可以去淘点古董,说不定能捡个大漏儿呢。

中国工商银行旧址俯瞰 沈昊鹏摄

话说,您来的这地儿,可是漳州古城内唯一保存到现在的银行建筑,见证了漳州金融业的一段历程。建筑风格独特得很,把中西建筑元素融合得那叫一个妙。

要是你识字,又能算账,说不定能在这里找到一份差事,哪怕是个小职员,也能混口饭吃。要是你运气好,说不定还能碰到银行招人,混个一官半职,那可就发达了。

中国工商银行旧址牌匾 沈昊鹏摄

最后,还得提醒你一句,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要是以上三条路都没辙,咱赶紧找个小工打打,换个三餐温饱,或者摆个小摊卖点现代知识,比如用化学实验“变魔术”,或者讲讲未来局势啥的(不过得小心,别被当成妖言惑众给抓了)。

记住,民国时的治安可不比现在,鱼龙混杂,咱可得低调行事,要是你没钱,又惹了事,那麻烦就大了。

02

觅食篇

正当你满心欢喜,准备开启一场奇妙的时光冒险时,肚子却不合时宜地“咕咕”叫起来,那可怎么办?

亲,民国时期的漳州古城可不是咱现在,到处都有外卖和便利店。要是肚子饿了,先别晕。

古城的美食多得数不清,只要好好寻觅一番,保管吃个肚儿圆!

杨协成酱园:酱香四溢

先来说说这陆安西路(今新华西路)北侧的杨协成酱园。

你瞧,在漳州东门老街那靠近城门的黄金地段,有个热闹非凡的东市场,在市场里,有个酱瓜店,酱瓜店的后面,就连着大名鼎鼎的杨协成酱园。

1945年漳州中山西路(今新华西路)南风 供图

对于老漳州人而言,

杨协成酱园那可是如雷贯耳,

就好比现在的“网红店”。

杨协成酱园的创始人杨景连是个厉害人物,他自幼丧母,小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从一个穷学徒做起,攒了40块大洋,盘下一家酱园改名叫“杨协成”,意思是“协力求成”,这名字一听就靠谱。就凭这股子干劲儿,杨协成酱园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20世纪30年代,“杨协成”又勇闯南洋,把业务迁到新加坡,不仅涉足饮料行业,还推出了罐头等食品,风靡整个东南亚,硬是把一家小小的酱油作坊,发展成了风光载誉的企业集团。这简直就是漳州“创业界的传奇”。

不过,咱今儿个不是来聊酱园的历史,而是来觅食的。杨协成酱园的酱菜可是漳州一绝!酱瓜、酱萝卜,香得能馋哭隔壁小孩。要是你的兜比脸还干净,记得跟老板说好话,讨点酱瓜尝尝,说不定能赊账呢。

府埕小吃街:美食天堂

肚子饿了,除了杨协成酱园的美味酱制品能让你暂时解解馋,还有一大波特色小吃在向你招手。

“府埕”这名字,一听就透着股“古风”。“埕”是闽南方言,指空地。所谓府埕,就是原漳州府衙门口的广场,也是当年漳州府最宽的道路。府埕就在中山公园门口,两侧都是两层高的骑楼,热闹极了,楼下的摊位一个挨一个,眼花缭乱。

1920年代的漳州府埕 南风供图

不知道先吃啥,就来碗卤面吧!

碱面打底,再浇上用小虾米、白肉、鱿鱼干等料熬制的浓稠汤汁,就像给面条披上了一层“黄金战甲”,鲜得眉毛都要掉下来。最后再加上丰富的浇头,那味道,简直绝了,当地老百姓对它可是爱得死心塌地。

漳州卤面 阿鸣摄

要是你爱素点儿的,豆花粉丝是不二之选。豆花滑嫩粉丝Q,再来一勺辣椒酱,辣中带鲜,鲜中带香,一定吃个过瘾。

豆花粉丝 阿鸣摄

菜头粿也很不错,这玩意儿就是炸萝卜糕,咬上一口,外酥里嫩,甜辣酱的味道在嘴里散开,欲罢不能。如果你穿越来时是夏天,就来碗四果汤。透心凉,心飞扬。

四果汤 梁怡靖摄

五香手抓面 饶超毅摄

锅边糊、手抓面、海蛎煎、麻糍,更是各有各的风味,各有各的绝活儿,你要是全尝一遍,不妨写一本漳州版的《随园食单》,没准畅销,赚足版税!

面线巷:面汤一碗暖心怀

下一站,咱得提提那著名的面线巷。

一听这名字,就知道漳州人对面线的爱有多深了。这巷子在南市街(今香港路),以前这儿都是制面线的地方,空气中都弥漫着面线的香气

航拍香港路明代石牌坊 饶超毅摄

你如果是个面线控,那可千万别错过!

巷子里肯定藏着不少制作面线的高手。

想象一下,走进这条狭窄的巷子,两边的作坊里,师傅们正熟练地制作着面线,那场面是不是特别有生活气息。你要是嘴馋了,随便找个摊位,麻溜儿地要上一碗热腾腾的面线,感受一下民国时期最纯粹的面线味道。要是碰到个大方老板,说不定还能多加两根油条呢。

所以啊,各位穿越的朋友,肚子饿了千万别愁。记住上列的这些“打卡点”,能在你饥肠辘辘的时候,拥抱满满的幸福感,尽享一场场舌尖上的华尔兹。

青年路的漳州小吃店大排长龙 饶超毅摄

对了,民国时期没有自来水过滤系统,别随便喝生水。返程前,记得带点民国小吃回来尝尝,让那些没穿越的现代人也过过瘾!

03

求医篇

假如你不小心踩了个狗屎运,刚落地没两天就“阿嚏”一声感冒了,或者牙齿疼得直哼哼,那可怎么办?

亲,民国时期的漳州可不是咱现在,医院、诊所没那么多。要是感觉不舒服,先别急着乱跑,找个安静的地方,深呼吸,歇歇脚。

如果只是小毛病,咱先忍忍,说不定会过儿就好了。要是实在难受,那再找地方看看了。别慌!咱有攻略,保你有病治得好,没病还能长见识!

天益寿药店:良心好店童叟无欺

咱先来说说这中医的事儿。要是你鼻子不通气,脑袋晕乎乎的,那就直奔府前街(今台湾路)吧。那儿有家“天益寿药店”,招牌亮堂得跟新的一样。你可别小瞧这家店,人家可是光绪年间的老字号了。

创始人陈锦畴师傅,那可是中医界的“扛把子”,药材炮制手艺杠杠的!靠着自己的聪明勤奋,从学徒成功“逆袭”成了天宝堂老板的女婿,开了这天益寿药局。

你走进这家药店,就会发现它的建筑风格中西合璧,砖木结构,两层设计,配上欧式拱窗和铁花门窗,那叫一个阔气。二楼呢,六面拱券式门窗,还有爱奥尼克洋灰柱和铁艺护栏,在当时可算得上是“时尚建筑”了。

什么?还要“暗码”?

你要是以为这是在拍谍战剧,那可就大错特错了。这里的伙计们正忙用那“暗码”收费法给顾客结账呢。“但愿人少病,不虑药生尘”,这十个字对应着一到十的数字,公平合理,童叟无欺。

天益寿药店 向晖摄

嘿,这老板真是有才,连收费都能玩出花儿来!要是你没钱,陈老板说不定还会给您免费送药呢!他信奉天主教,讲究“悬壶济世”,就是要把药卖给需要的人,而不是发“劫难财”

天益寿药店老牌匾 沈昊鹏摄

天益寿第二代掌门人陈庭俊更厉害,坚持“药食同源”,又创新研制出十全、八珍、杞菊地黄丸、宝婴散、麻风丸和补脾米圆等特色保健药品,那可都是天益寿药店的招牌产品。要不,买点备在身上,边穿越,边养生?

至诚堂:“白牌”老店疗效极佳

要是你眼睛不舒服,比如眼睛红肿、发痒,可别瞎揉!赶紧去陆安东路(今新华东路),那有个相当有名的至诚堂。

这至诚堂的来头可不小,早在清同治二年(1863年),就由龙溪县的蔡中华在浦南圩市给创办起来了。这蔡老板也是个实干家,苦心经营了14年,到了光绪二年(1876年),就把至诚堂迁到了东门老街的岳口段。

为啥叫“白牌药店”呢?

嘿,就因为他家招牌是白底红字,在一众店铺里,那叫一个显眼,就跟自带聚光灯似的。他家的招牌药“真料目药散”专治风火热目,效果那叫一个绝!要是你眼睛不舒服,吃上几包,保管眼睛亮晶晶,就像新摘的葡萄。

修文东路非遗一条街 沈昊鹏摄

蔡老板对饮片的炮制工艺要求更是严得离谱,简直就是“处女座”附体,还经常语重心长地告诫自己儿子蔡光登,开药店得有慈悲心肠,不能卖假药,尤其是饮片的炮制,必须得遵守古制

他的孙子蔡垒从小就在店里摸爬滚打,对中药饮片的加工钻研得透透的,还走上了中药饮片加工批发的“金光大道”,承包了东乡一带30多家小药店的中药饮片货源,业务发展得那叫一个快,利润就跟开了闸的水龙头似的滚滚而来,在当地可是响当当的大户。

你不舒服了,去“白牌药店”准没错,这儿的老板也能给开个方子。不过,咱也得提醒您,民国时期的药可不比现在,吃药的时候别嫌苦,良药苦口嘛。

金葫芦齿科医院:镶牙补牙时髦专业

古城好吃的玩意儿多得不得了,可你要是牙疼,那可太委屈一副好胃口了!疼,别忍着,这回咱找西医大夫。

民国时期的漳州,牙科可是个时髦玩意儿。要看牙,你得去金葫芦齿科医院,这可是漳州城最有名的牙科“夫妻店”,也在这府前街(今台湾路)。店招上沿街立面有一幅对句:“庄有元先生牙科施懿慈女士镶牙”。这是1928年,庄有元特意请名家书写店招嵌刻在诊所二楼门面,那招牌和对句,走在街上想不注意到都难。

台湾路 杨晖摄

对了,你要是走在路上,有姑娘对你莞尔一笑,露出颗大金牙,可别被闪瞎了眼。民国时期的漳州城,镶牙可是一种风尚,谁镶了金牙,谁就走在潮流的尖端。

当时好多年轻人都找庄有元拜师学艺,不少人出师之后都成了漳州城的牙科名医,像洪氏牙医创始人洪秉章,就是庄有元的徒弟。

说起来,庄有元也是一位白手起家的励志典范,从船工到牙医一步步奋斗,和施懿慈女士齐心协力,把诊所经营得风生水起。

哎呀!既然都走到这了,你也来镶颗金牙吧,说不定镶了之后,还能吸引不少小姐姐的目光呢!

不过啊,要是你穿越过来时,正好赶上抗日战争时期,那你可就得悠着点儿了。那时候经济萧条,金葫芦齿科医院都差点儿改行卖百货了呢。

位于香港路上的诊所 杨晖摄

总之,生病不可怕,关键要冷静。民国时期的漳州,虽然没有现在的医院,但有不少好医生,可以去问当地人,找找口碑好的诊所。

要是你只是普通感冒,那就别浪费钱了,多喝点水,捂捂被子,养精蓄锐,说不定明天又是“力拔山兮气盖世”。

04

生活篇

如果你发现一时半会儿穿不回现代,站在那陌生又充满韵味的街头,心里肯定直犯嘀咕:“这往后的日子,生活可咋整啊?”别担心,咱这就给你好好唠唠在这漳州城的民国生活秘籍,衣食住行、休闲娱乐,都给你安排得妥妥的。

逛“万达”:百货中心文娱宝地

一踏上府前街,你会发现,这简直就是民国版的“万达广场”嘛!

石板路虽然磨得有点沧桑,但两旁店铺林立,红的砖、白的墙,那门楣上镶嵌着大小不等的商家店号招牌。

百货、药材、食杂、日杂、文具、糕饼、茶馆、酒楼,各色店铺鳞次栉比、应有尽有,简直就是一个购物天堂。

谢同昌老店旧址 饶超毅摄

不仅能购物,还有热闹看。

这可是个三教九流聚集之地,打拳卖膏药的,在那儿耍着把式;算命的先生摇头晃脑,仿佛能看穿你的前世今生;代书的文人正奋笔疾书,帮人写信、写状子;杂耍艺人在路口舞枪弄棒,引得众人阵阵喝彩,那场面,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热闹得像过年一样。

你可得小心别被这热闹的场景迷得晕头转向,要是走丢了,可就不好找回来咯!

漳州捷祥西式店宅布行旧址 沈昊鹏摄

哎,你说穿越过来没带换洗衣服?

那咱就去金可行鞋庄和蔡同昌布行,找几双合脚的布鞋应急,再挑上几尺柔软的棉布,马上就能在裁缝铺做出几件合身的新衣裳。

源益纱庄旧址 饶超毅摄

对了,买完了生活用品,别忘了去看布袋木偶戏,听民间艺人讲讲杨文广平闽十八洞的故事,那叫一个绘声绘色,小心听得太入迷,忘了吃饭哟。

泡温泉:洗去疲惫纵享丝滑

逛累了?没事儿,漳州古城可是号称“‘泡’在温泉里的古城”

咱直奔永靖路(今北京路)的市仔头路段,那可是漳州城里最繁华的温泉一条街,也是漳州的“不夜城”

龙眼营悦来客栈旧址 阿鸣摄

从宋代开始,就有人在这里建立浴池。你要是逛了一天累得腰酸背痛,随便找个浴池就行,那温泉水热腾腾的,就像被一双温柔的手按摩着全身,保证让你泡得神清气爽,疲惫消失得无影无踪,皮肤滑得像肥皂,苍蝇飞过也要劈叉。

品香茗:口留甘芳回味绵长

说到生活,

怎么能少了喝茶?

漳州,可是福建省的茶香之地,自古以来就是乌龙茶的重要产区。

据《芗城区志》记载,漳州的茶文化能追溯到宋朝。到了明朝,这里的茶叶制作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了,在正德、嘉靖年间,漳州的茶叶还被列为贡品。

清朝末年,安溪的茶商纷纷跑来漳州开设店铺,他们以武夷山的粗制茶叶为原料,捣鼓出了新的制茶工艺,成功研发出了独具特色的乌龙茶品牌。

《漳州市志》里记载,光绪年间(1875年—1908年),漳州城区已经有40多家茶行、茶庄了,像奇苑、瑞苑、源美、荣胜、裕美等,这些名字在当时响当当的。

穿越的你走在漳州的街头,随便找一家茶庄,进去点上一壶香茗,坐在那儿慢慢品味,感受着茶香在口中散开,看着窗外人来人往,那小日子,别提多惬意。记得买点茶叶当“伴手礼”,无论是自饮还是送人,那可是倍儿有面子的事儿。

位于龙眼营的三章书店 沈昊鹏摄

府前街的商业城、永靖路的夜生活,这些都是民国生活的精髓!

你在漳州古城待久了,混个“民国生活博主”不成问题。要是你有两把刷子,说不定还能在这个漳州的“CBD”(中央商务区)学门手艺,混个包吃包住,保不齐还能在这儿和民国小姐姐擦出爱情的火花。

05

婚庆篇

这趟穿越之旅也有一些时日了。要是你已经被民国漳州城深深吸引,并邂逅了一位命中注定的“女神”,打算留在这儿成家立业,开启人生新阶段,那可得好好恭喜你了。

人生地不熟,结婚该咋办?

这就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让你结得风风光光,娶得漂漂亮亮!你可得好好跟着这份嫁娶清单走,不然到时候弄丢了新娘子,就活该你单身一辈子啦!

颜香酸小摊:婚庆用品全搞定

首先,咱们得备齐婚庆用品,这可马虎不得。

一踏进南市街(今香港路),就能感受到颜香酸的小摊上传来的那股子喜庆味儿。她家门口,售卖的小百货和嫁娶用品那叫一个全乎。

极具闽南气息和文化韵味的香港路 饶超毅摄

特别是“红篮十二件”,听着就高端大气上档次。里面有芋头、麻丝、木炭、稻谷、灯芯、犁头生、蜡日头、剪破棉、橘子干、缘钱缘镜,每一样可都是吉祥之物,要么取其谐音,要么寓意美满,就像给婚姻上了一道“幸福保险”。

这些物件儿,件件都透着漳州人民的智慧。看着它们,仿佛能看到未来幸福生活在向你招手,你说是不?

颜锦源纸庄:精美装饰不可少

结婚怎么能少了喜庆的装饰?逛完了颜香酸的小摊,咱们再去颜锦源纸庄瞅瞅。这可是南市街(今香港路)上的“文化地标”

这里不仅卖纸,还卖木版年画,是漳州知名的年画作坊,创立于明初,门面儿那叫一个“高大上”,骑楼式建筑,三层小楼,红砖护栏,匾额凹刻的“颜锦源纸庄”几个大字非常醒目。

他们家的作坊也有讲究,分为“红房”和“黑房”。“红房”专门印制年画,“黑房”则印制书籍。他们家的木版年画,构图大方,色彩鲜艳,既有北方的粗犷,又有南方的细腻,看着就喜庆。

当年可是产销两旺,远销日本、东南亚及我国的台湾、香港等地。你要是想讨个彩头,买几张回去贴新房,新娘子一定喜上眉梢。

蔡福美鼓铺:喜庆锣鼓响当当

接下来,咱们得给婚礼添点儿声。大通路(今青年路)的蔡福美鼓铺不可不去。

这家鼓铺,乾隆年间就开始营业了。你在街上随便拉个路人甲打听,都知道这“蔡家鼓”鼓声纯正、美观耐用,鼓音能长期保持不变,畅销闽、粤、台。许多用户购买时就是认准印在鼓身上的“蔡福美”的老字号。

鼓身上的“蔡福美”专属印章 杨晖摄

他家的鼓身是百年松木、杉木,鼓膜是水牛皮,敲起来声音浑厚,余音绕梁,简直是婚礼上的最佳背景音乐。你想想,新娘子进门那一刻,鼓声隆隆,仿佛在为你的爱情呐喊助威,多气派!

金凤祥珠宝金行:贵气逼人美若仙

最后,别忘了给新娘子添置几件新首饰。

金凤祥珠宝金行,那可是清末的老牌子,传承自林谦忠创办的“祥隆金银”首饰加工店,品质好得没话说。这里的首饰,工艺精,花样多,价格还实惠,主打“穷人也能买得起”,深受老百姓喜爱。

俗话说,“一条马坪街,半条首饰铺”。

民国时期,漳州首饰行当主要集中在马坪街(今延安南路)。光民国初期登记的首饰商号就有20多家,诸如瑞兴、珠山、天宝、干元、万宝、振成、珍山、和成等。

过去闽南民间妇女流行一种老式发髻,叫“龟壳头”“螺仔头”“麻花头”。为了好看,妇女们都喜欢在头上佩戴金簪、金花等首饰。你要是想给新娘子一个惊喜,不妨挑对金耳环或者项链,保证让她心里美滋滋的。

结婚是人生大事,该花的钱别省。这一趟下来,你要是没有满载而归,那可真是“铁石心肠”,别怪新娘子骂您“铁公鸡”。

攻略在这,你自个儿好好掂量着办吧,要是让到手的新娘子飞了,那就成了昨天“山盟海誓”,今天“真是歹势”,后悔也来不及啦。当然,咱只是提醒,没有恐吓,还是祝你们白头偕老,幸福美满。

结 语

这趟穿越之旅已到尾声,是不是感觉收获满满?

漳州古城这位老戏骨,用那文脉的芳华,为来宾上演了一场时空大戏。没有手机、没有网络,甚至有时候连钱都不知道怎么花,这些窘境可没少让人头疼。但话说回来,这也正是穿越的魅力所在——让各位学会了适应、学会了思考,更重要的是,学会了珍惜眼前的一切。

现在,时光隧道正缓缓关闭,咱们也要告别这座充满魅力的小城,回到属于我们的现实世界了。

满分十分的话,你觉得这次的表现能打几分?哈哈,开个玩笑!重要的是过程,是体验,是那份独一无二的记忆

漳州古城老店招林立 饶超毅摄

好了,话不多说。

江湖路远,后会有期!

下次穿越的时候,就由你来接过导游的接力棒啦。

漳州文旅

新媒体矩阵

漳视新闻

漳州人民广播电台

漳州市图书馆

漳州市艺术馆

福建省漳州市博物馆

漳州市美术馆

中国女排精神展示馆

漳州市文物保护中心

漳州市布袋木偶

传承保护中心

漳州市歌仔戏

传承保护中心

红军进漳纪念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0)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0条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