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夸完就叛逃!裁员、清空、屏蔽,中国顶级AI公司出走国外

前言

你敢相信,最近有这么一家公司,刚刚被央视报道夸赞过还没多久,其高管人员就匆匆裁员卷钱出走国外,所作所为,让人瞠目结舌。

这家AI公司叫Manus,今年三月那会儿火的一塌糊涂,可最近彻底演了一出“大撤退”,社交账号一夜清空,官网对中国IP直接屏蔽,北京武汉两地办公室搬得只剩空桌椅。

原来120人的团队,也裁掉了80人,剩下40个核心成员则集体打包去了新加坡,创始人肖弘的朋友圈只留下一句“多少艰苦不可告人。”

原本以为中国AI终于能和国际巨头掰手腕了,结果呢?一个春天都没熬完,人去楼空,只剩一地鸡毛。

央视报道画面

高光到崩盘,只用了130天

Manus今年3月横空出世,号称“全球首款通用智能体”,能写周报、做攻略、甚至生成3D动画。

央视记者现场测试时,让它生成“地球飞向木星”的动画,它还真搞出来了,还能360度旋转观看,一时间全网沸腾,意愿用户挤爆服务器,200万人排队等内测码。

Manus生成动画

可打脸来得太快,没过多久,用户就发现这“黑科技”不对劲,让它写份工作报告,它给你编成魔幻小说,让它分析数据,结果漏洞百出,实际用起来,和别的劣质AI也没什么两样。

技术圈将其扒皮,称所谓“革命性产品”,不过是把国内外开源模型组装起来的“缝合怪”而已,压根儿没原创核心技术。

舆论一步一步发酵,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怀疑Manus的技术力到底是否达标,毕竟是用开源模型拼凑出来的东西,怎么说也都是肯定比不上国外那些“祖师级”AI的。

Manus

曾经被炒到天价的内测码,如今彻底沦为“电子废料”。

Manus logo

用户大量流失,随之而来的就是资金开始出现赤字,当一个企业开始连续亏损且短时间内无法完成技术突破的时候,那底下的员工就要遭殃了。

裁员,降低成本,然后继续骗投资,最后跑路。

Manus的结局就如同那些经营不善的小企业一样,最终还是没能找到破局之道,尽管有央视的报道加持,但他们最终也没能挺过这场风波。

央视报道画面

资本拿刀架脖子:不搬总部,钱就没了

今年4月,Manus拿了硅谷风投Benchmark的7500万美元融资,估值冲到了5亿美元。

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这笔钱实际上却是“带刺的礼物”,因为美国那边新规要求,涉及中国AI企业的投资必须过安全审查,不然就是犯法的。

因此,Benchmark直接摊牌, Manus要么搬去新加坡,要么放弃融资。

Manus融资经历(部分)

而对一家烧钱续命的创业公司,这根本不是选择题,再加上他们现在根本没有任何办法达成技术突破,所以对于他们而言,转移阵地,“叛逃”国外就是最好的选择。

而除此之外,转移新加坡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采购到低价芯片。

Manus内部会议记录显示,公司现在的芯片缺口很大,因为政策问题,导致他们在国内无法采购到产自美国的高端芯片。

美国芯片

可AI最吞的就是高端芯片,美国对华芯片封锁升级后,连英伟达特供版H20芯片都断了货,而新加坡作为亚洲算力枢纽,不仅能稳定拿到芯片,还能低价采购。

这样看来, 留下是等死,出去才可能活,为了Manus的存续,高管们似乎是“被迫”做出这个决定的。

Manus总部(前)

此外还有一点也是挺关键的,Manus的商业模式在国外可能还能救一救,但放国内简直和自杀没什么区别。

更尴尬的是,中国AI市场67%的份额在政企服务(ToB),而Manus死磕消费者(ToC),路子彻底走歪,所以无论怎么想,Manus都没有继续留在国内的理由,他们想活下去,就必须“叛逃”才行。

Manus宣传视频画面

出走的代价:中文数据断供,未来悬了

不过,Manus迁到新加坡看似解了燃眉之急,实则也埋下了不少隐患。

80名中国员工被裁,必不可少的就是N+3的赔偿,这对本就资金捉襟见肘的Manus无疑是一次不小的打击。

而在新加坡当地招个AI工程师,月薪大概是国内的3倍左右,Manus融资的钱,按这烧法顶多撑一年。

Manus 公司成员

不过比起技术上的问题,资金倒算不上什么,现在的AI都依赖真实数据进化,中国庞大的用户和中文语料本是黄金养料,如今彻底“断供”,Manus模型理解中文的能力必然退化。

这就等于把树连根拔起,挪到沙漠里硬栽,栽是能栽上去,但能活多久就不知道了。

这也是当下一些高端产品创业者的窘境,留国内可能被芯片和资本锁死,出海了也不一定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活下来,甚至还要被骂“背弃本土”。

Manus跑路事件报道

但换个角度看,这未必是“背叛”,而是逆全球化下的一种被迫适应,现在技术、资本、市场全在重新站队,企业的生存逻辑也只能跟着重组。

现在看来,一些所谓的“全球化公司”,也不过是在钢丝上赌明天而已,能不能成,全看天意。

Manus创始人

结语

Manus的130天过山车,给中国AI产业泼了盆冷水,而对于Manus的“跑路”行为,或许有很多人感到气愤,不解,但仔细想想,这也不过是一种挣扎求生的手段罢了。

我们可以对他们“叛逃”的行为进行谴责,并且痛斥他们这种“不爱国”的行为,但归根结底,我们需要明白, 这并非是Manus的选择,而是市场和资本的选择罢了。

信息来源:回应撤离中国市场原因,Manus首度披露技术侧经验教训

第一财经 2025-07-19

信息来源:回应撤离中国市场原因,Manus首度披露技术侧经验教训

第一财经 2025-07-19

信源截图

信息来源:Manus“撤退”,智能体“退潮”了?

金融界 2025-07-19

信息来源:Manus“撤退”,智能体“退潮”了?

金融界 2025-07-19

信源截图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0条评论
安全提示
系统出于安全考虑,在点击“发送语音验证码”后,您将会收到一条来自950开头号码的语音验证码,请注意接听。
暂不发送发送语音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