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还没打完!中俄产生巨大分歧,普京这次拒绝让步?事情越闹越大

这几天的国际新闻,看得人眼花缭乱。

普京刚刚给中国打完电话,信誓旦旦地说什么“中俄关系永流传”,转眼就在采访中喊话要拉中国一起搞军控。中方的回应也够直接——一个字: 拒绝

更有意思的是,在乌克兰和平谈判这件事上,中俄的分歧已经摆到台面上了。俄罗斯坚决不让欧洲参与,中国却公开表示“欧洲更有必要为和平发挥作用”。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铁打的中俄友谊也开始出现裂痕了?

说起这事,还得从1月24日普京那通电话说起。

电话里,普京先是一番温情表达,说什么发展对华关系是“战略选择,绝非权宜之计”。听起来挺感人的,对吧?

但紧接着,普京就在采访中抛出了另一个话题——邀请中国加入美俄军控谈判,还说什么可以削减50%军备。

这算哪门子的“好意”?

中方的回应相当不客气。外交部发言人林剑直接指出,美俄拥有全球90%以上的核武器,要搞核裁军,你们俩先作表率再说。

数字摆在这里:

  • 美国2024年军费开支占全球40%
  • 超过排名其后8个国家的总和
  • 2025年防务预算还在继续提升

就这样的军费水平,还有脸要求别国军控?

不得不说,普京这次是真的会错意了。中国的国防支出完全是为了维护自身安全,面对美国越收越紧的“岛链策略”,连还手都不让,又何谈削减军费?

更大的分歧还在后头。

在乌克兰和平谈判问题上,美俄达成了一个“共识”——都不想让欧洲参与。特朗普直接放话:“欧洲不会在乌克兰和平谈判中占有一席之地。”

普京也是同样态度,俄外长拉夫罗夫更是说得直白:“欧洲国家最终会’乞求’乌克兰停火。”

但中国的立场截然不同。

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中方明确表示:“战事发生在欧洲大地,欧洲更有必要为和平发挥作用。”

这不是客套话,这是中国对国际秩序的根本认知。

怎么看?还是粗浅几点吧。

第一,俄罗斯的算盘太小家子气。

普京想的是什么?无非就是担心欧洲国家偏向乌克兰,会在谈判中提出苛刻条件。说白了,就是想趁着特朗普上台,美欧关系出现裂痕的时候,单独和美国做交易。

这种想法不能说错,但格局确实小了。

第二,中国看得更长远。

如果把欧洲排除在外,这个和平能维持多久?欧洲国家会甘心吗?别忘了,挑起两次世界大战的国家都在欧洲,现在只是在“休眠”而已。

欧洲的实力摆在那里:

  • GDP总量23.73万亿美元
  • 约为俄罗斯的10倍
  • 英法德意瑞典都是军工强国

一旦欧洲国家决定开动军工机器,对整个世界都是噩梦。

第三,多极化比两极化更有利。

中国的战略眼光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让欧洲参与和谈,实际上是在构建一个多极化的世界格局。这对中俄都更有利,而不是让美国继续一家独大。

最近还有个插曲挺有意思。

俄石油公司总裁谢钦抱怨说,中国在能源交易中占了便宜,获益140-180亿美元。

这话听起来刺耳,但细想就知道不对劲。

当初北溪管道被炸,俄罗斯能源出口受阻,是谁在关键时刻伸出援手?当西方制裁如潮水般涌来,是谁还在正常开展能源贸易?

说中国占便宜?那请问,如果没有中国这个稳定的买家,俄罗斯的石油卖给谁?

这更像是一种情绪释放。

在巨大的压力下,找个理由发发牢骚,人之常情。但如果真的把这当成中俄关系出问题的信号,那就太天真了。

不得不说,普京最近的一些表态,确实让人有些担忧。

特朗普上台后,美俄关系确实有所缓和,这让普京颇为兴奋。但他似乎忘了一个基本事实—— 美国的根本立场并没有改变。

特朗普只是换了个打法而已。之前是直接对抗,现在是想通过谈判来达到同样的目的——削弱俄罗斯。

在如果普京因为一时的甜头就放松警惕,甚至在中俄关系上出现摇摆,那后果可能很严重。

中俄合作的基础是什么?

不是感情,是共同的战略利益。面对美国的霸权主义,中俄需要相互支撑,这是地缘政治的基本逻辑。

如果这个逻辑被破坏,受伤的不只是中俄关系,更是整个国际秩序的平衡。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在这个关键节点上,每一个重要决定都可能影响未来几十年的格局。普京需要想清楚,俄罗斯到底想要什么样的未来。

是继续在美国的挤压下艰难求存?

还是和中国一起,构建一个更加平衡的世界秩序?

答案其实很明显。

中俄之间可能会有分歧,这很正常。大国之间的合作,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关键是要在大原则上保持一致,在具体问题上求同存异。

最重要的是,不能让外部势力钻了空子。

西方媒体现在最希望看到的,就是中俄关系出现裂痕。他们会放大每一个分歧,制造每一个误解。

在中俄双方都需要更加谨慎,更加成熟。

这个世界还需要更多的理性声音。

而不是让某个超级大国继续为所欲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0条评论